
《列子说符篇》的翻译是什么?
原文: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译文 列子向壶丘子林学道。壶丘子林说:“你懂得保持谦让,才谈得上立身处地。”列子说:“愿听您说说保持谦让的道理。”壶丘子林说:“看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列子回头察看自己的身影:身体弯曲,影子就随着弯曲;身体挺直,影子也随着挺直。 由此可见,影子或弯或直依赖于身体的动作,而由不得影子;处世的窘困或顺利听凭于外物的制约,而不在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这就是保持谦让才能使自己处身领先的道理。 扩展资料:主要思想: 世事无常,祸福相倚,因此列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做到“持后而处先”,对于事物的存亡变幻,也应当透过其表面来“寡其所以然”。 一方面要“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全身远害,避免重演郄雍的悲剧;一方面也要拥有“授隙抵时,应事无方”的智慧,领会“先迕后合”的圣人之言,进而懂得各种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积来已久的缘由。 然而世人多纵欲迷性,重利轻道,贪图一时所莸,不念长久之积,所以才会闹出“宋人拾契”、“齐人攫金”那样的笑话。唯有舍末明本,“归同反一”,因名求实,得其髓而弃其粗,才能一睹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
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
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如下: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①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②,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翻译如下: 列子穷困,容貌有饥饿之色。有人对郑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德学问的人,住在您的国家里而受到穷困,您难道不喜欢有道之士吗?”郑子阳立即命令官吏给列子送去粮食。列子出来接见使者,两次拜谢并拒绝接受,使者只好走了。 列子进屋后,他的妻子拍着胸脯埋怨说:“我听说做有道德学问的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佚快乐。现在我们挨饿,君王派人来给你送粮食,你却不接受,难道不是我们的命吗?” 列子笑着对她说:“君王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根据别人的话才送给我粮食的;等到他要加罪于我时,又会根据别人的话去办,这就是我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后来,百姓们果然杀掉了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