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奥是什么?
信奥是信息学奥赛。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指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 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内容考核 综观十多年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编程技巧。 从1987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逐步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加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的培养。 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整个计算机竞赛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全面要求,也即整个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已成为智力和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竞赛。
信奥是什么意思呢?
信奥的全称是信息学奥赛,是指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 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省信息学竞赛委员会在组织竞赛中创造性地制订了一个使竞赛组织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竞赛条例。这个行之有效的条例是92年制订并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这个条例不断得到完善。 考核方法 信息学奥赛的考核方法是使用封闭式上机编程来解决问题,不限编程语言,而且竞赛题的数量通常很大。程序完成后,必须通过严格的数据测试。这对学生的编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编程,编程程序能运行,而且设计的程序能通过各种边界条件和环境下的测试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