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作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厦门工作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神舟七号上太空的宇航员有谁出仓

神舟七号上太空的宇航员有谁出仓

出仓宇航员有两位,分别是翟志刚和刘伯明,其中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 2008年9月27日16时35分12秒,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顺利出舱。他面向舱外摄像机挥手致意,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问好,之后展示了五星红旗。在按计划取回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进行太空行走后,完全返回舱内。17时00分35秒,舱门关闭,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扩展资料: 1、翟志刚简介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种,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2、刘伯明简介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县人,大学学历、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刘伯明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在轨道舱协助翟志刚出舱行走,后获“英雄航天员”称号。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七号

2,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的航天员分别是那些人

1.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员是:杨利伟; 2.神州六号载人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3.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翟志刚。 扩展资料: 1.神舟五号 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神舟六号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3.神舟七号 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载人航天

3,上宇宙飞船时,航天员提的小箱子到底有什么用?

为什么航天员上太空要提个小箱子,里面是什么?答案你万万想不到 我们能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载人航天飞船的出征仪式,大家欢呼送行的场面,但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注意到,画面中能看到航天员手中都拿着一个小箱子,想起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去空间站做实验,莫非里面装着化学试剂? 有网友脑洞大开,对航天员手里的“箱子”给出了“土特产”、“换洗衣服”、“电瓶”等等答案,但按照箱子的大小来看就否定了这些猜想。而我们可以看到,箱子还有根管子连接着航天服,所以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也让小编感到很好奇,航天员提的小箱子是做什么用的? 经过小编一番调查了解到,航天服不透气、不透湿,航天员在地面穿好航天服后如果没有合适的通风装备,航天员的代谢产热无法排出,在短时间内会大量出汗,航天员会感到很不舒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准备进入飞船舱之前,他们的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通风机,这是小型的便携通风装置。 那个箱子提供航天服在地面运动时的电源和空气更换功能,里面有电池和空气压缩机。因为航天员在地面运动的时候,那么笨重的航天服,很热,需要一个这样的箱子提供换气。而进入飞船之前,需要把那个箱子拆除,进入飞船后,把原来接箱子的接口接到飞船上,由飞船提供航天服各种仪器工作用的电能以及温度控制(就是提供合适温度湿度的空气)。

4,为什么航天员上太空要提个小箱子,那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能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载人航天飞船的出征仪式,大家欢呼送行的场面,但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注意到,画面中能看到航天员手中都拿着一个小箱子,想起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空间站做实验,莫非里面装着化学试剂? 有网友脑洞大开,对航天员手里的“箱子”给出了“土特产”、“换洗衣服”、“电瓶”等等答案,但按照箱子的大小来看就否定了这些猜想。 而我们可以看到,箱子还有根管子连接着航天服,所以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也让小编感到很好奇,航天员提的小箱子是做什么用的?实际上航天员手提的小箱子是一个便携式的航天服通风装置。 登船前,航天员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穿好了舱内航天服。航天服由气密层和限制层组成,胸前左下方有一根内径25毫米的通风软管。 穿着航天服后需要通过该软管对航天服内进行通风,才能使航天员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常压下通风流量为120升左右。航天员在地面穿着航天服训练时,由地面通风风机实施通风;航天员穿着航天服行走或坐车转场时,则使用便携式的通风装置,以实现服装内通风。 这就是航天员在发射前要提一个小箱子上飞船的原因。航天员登船并在航天座椅上就位后,通风任务就由飞船环控生保系统的服装风机完成了。 所以,便携式航天服通风装置不需要带入飞船,而是在航天员到达发射塔架的飞船平台准备进舱前,将其脱开并交由塔架平台工作人员保管。